兩化融合是中國版的工業4.0-資訊中心
2015-03-06 16:34:55 來源:縫配信息網

中國的兩化融合與德國的工業4.0是世界上兩個大制造業國家提出的具有可比性的兩大戰略,有著異曲同工之處。但是我們不能照搬德國的模式,必須結合國情走中國版的工業4.0道路。
一、 服裝服飾行業亟需兩化融合
兩化融合首先要具備信息化和工業化,然后才有兩化的融合。這里拿服裝服飾行業作個分析----
信息化程度。在服裝服飾行業里,依然存在著一些落后的生產方式。設計上無法使用服裝CAD 軟件系統;生產上無法實現吊掛流水作業系統;銷售上無法實現網絡營銷和客戶互動。這是無法參與國際競爭的。因此,建立信息化體系,實現智能化工廠,是落實兩化融合的前提。
工業化現狀。從勞動密集型的服裝類企業來看,全國從事服裝制衣的工人達到6000多萬,對于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所以說手工業制衣廠依然有著生存的空間。手工業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完全取決于手工業者的技術水平。這樣的半工業化狀態又如何參與國際競爭呢?一旦新技術普及,該局面也就此停滯。因此必須對落后的生存方式進行嫁接改造,使之盡快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。只有整體水平提高了,兩化融合才會收到最佳效果。
如何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:提高人力資源素質,適應信息化發展。人才匱乏是阻礙兩化融合的最大障礙。一是提高管理人員的觀念,沒有信息化的思想,不懂現代化的管理,怎么能夠帶來團隊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搏擊。二是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才是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。三是提高操作工人技能水平勢在必行。
推廣智能機器,奠定工業化基礎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就拿縫制行業來說吧,如果使用了富怡服裝CAD軟件,就可以取締人工劃線和量體裁衣,實現數字化儀繪圖,超排省料。如果使用了富怡的平板切割機,就可以按照電腦設計自動裁剪,比手工精確快速。如果使用了富怡全自動縫紉機,模板CAD,那生產效率簡直不敢想象,會給服裝企業帶來革命性的飛躍。可見,富怡的服裝軟件和智能化縫制機械設備,是推動服裝行業實現兩化融合的紐帶和橋梁。
二、富怡對服裝服飾行業兩化融合的推動作用
富怡擁有電腦、軟件、機械、電控、激光五大領域技術和十大類型服裝家紡機械產品。富怡對服裝服飾行業實現兩化融合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。
設計電腦化。20多年前富怡就開始研發生產銷售服裝服飾行業的CAD軟件、繡花軟件、打版軟件、設計軟件、毛衫軟件、模板軟件等。直到今天,富怡CAD軟件在中國正版軟件的市場占有率在50%以上,產品已經賣到全世界各個國家。
富怡是在互聯網思維下制造的服裝設備,給機器注入了智能元素,迎合了工業4.0發展大趨勢。富怡本著適應制造業新趨勢、兩化融合、創新驅動這三個方面不斷探索中國縫制設備制造業升級新路徑!如果說,工業互聯網的推廣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;那么富怡的智能機器在服裝加工企業的應用,就實現了互聯網與制造業的鏈接,使服裝企業輕松步入智能工廠。
三、兩化融合的最大難題在于人力資源
培訓技術工人,解決企業缺人。富怡身先士卒,每出售一臺機器都要上門免費培訓技術,直到用戶可以獨立操作使用。現在富怡又在網上開展免費V9.0服裝軟件升級活動。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全國服裝版師大賽上,都是使用的富怡服裝CAD軟件。
培養后備力量,開展職業教育。富怡首當其沖,率先在10年前就瞄準了富有市場前景的院校,開始與學校合作進行實驗訓練。因為抓住了娃娃,就抓住了未來!目前富怡已經與全國500多所大專院校合作,開辦了服裝CAD軟件課程和實習基地。已有48本服裝教材是利用富怡軟件為內容編寫的。
奔向工業4.0 進軍號角已經吹響。應對“工業4.0”時代勢在必行。富怡憑借自主核心技術,以創新為驅動力,主動把握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,引領新常態,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,研發生產更多更新的服裝機械設備,不斷優化升級,為國家實施兩化融合,在行業內帶個好頭。
相關熱詞搜索:
評論排行
- ·拉筒、針板(1)
- ·蔡杰飛樣本(0)
- ·2015.5.16---18 鄭州縫制展(0)
- ·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...(0)
- ·求購小型熨斗(0)
- ·大洋裁布機---永發總代理(0)